目录

济宁市医疗纠纷调解员张林:纠纷减少是我最大的愿望

adminer2024年01月30日 19:57:1453

他来到济宁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已经有14个年头了。他工作勤勤恳恳、任劳任怨,既懂法律,又懂政策,以其专业的调解水平,帮助政府化解矛盾,帮助群众排忧解难,更以其公心、细心、精心、耐心感化了这个群体,为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。他就是济宁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调解员张林。

2008年5月,张林来到了刚成立的“济宁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”,开始了自己的调解生涯。涉及医疗行业的法律法规等业务知识,他进行了系统的学习,熟悉掌握了多方面政策知识。张林说:“医疗纠纷从古到今一直存在,中国有,国外也不少。据不完全统计,2002至2006年,济宁市发生严重干扰医疗秩序事件72起,打伤医务人员18人,医院财产损失250多万元。”对此司法、卫生等主管部门头疼不已,于是成立了这个独立的“第三方”调解组织,专门调解医疗纠纷,把矛盾从“医院内”引到了“医院外”,避免了由于医患双方“面对面”引起的矛盾激化。这种做法当时在国内没有先例,张林和同事们边干边学,半年时间里就调解医患纠纷30多起,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。

面对每一个来访的患者及家属,张林都认真听取他们的诉求,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。“调解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通过调解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,优化医疗执业环境,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的目标。”张林深有感触地说。截止到2021年8月,医调委共受理医患纠纷6100起,调解成功率93.03%,其中,张林亲自参与的600多起。在他的调解下,来访人员总是生气而来,消气而归。现在,济宁医调委承担了全市90%以上医疗纠纷调处工作,成为医疗纠纷调解的主渠道。他们的做法一度被冠以“济宁模式”在全国推广。

医疗纠纷调解就像一道“防火墙”,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,消除了隐患,社会才能长治久安。问及张林十几年的从业经历,最难的是什么?“做调解易,解除心魔难。”张林说。

有一个案例,张林至今记忆犹新。去年9月份,某患者左腿有病,但医院方疏忽大意,给患者右腿做了手术,患者家属发现后在医院大吵大闹,张林和同事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后,认为此事如不及时处理,后果难以想象,就像一颗未引爆的炸弹,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炸响。赔偿问题很快解决,但患者心里的疙瘩始终解不开,对院方耿耿于怀。于是,张林和同事们轮番做患者的思想工作,“该过去的就让他过去,人生的路还很长,纠结此事,不如规划好未来,让今后的生活更美好”。通过张林交心沟通,细心疏导,医院方终于和患者家属达成了满意的调解结果。

随着事业的发展,时代的进步,医调委也搭上了“互联网+”的快车。2016年,借助互联网技术,成立了济宁市医患纠纷预警调处指挥中心,覆盖济宁市主城区及周边县市主要医疗机构,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、第一时间介入;同时开展远程预警、远程调处和远程培训。谈及今后的工作愿景,张林说:“我们最大的愿望是使纠纷的发生降低到最低限度。”

(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吕光社通讯员汲广艳报道)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北社网原创或收集发布,转载自互联网,未经许可禁止转载,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立刻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eishe.com/news/28334.html

发布评论

您暂未设置收款码

请在主题配置——文章设置里上传

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

文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