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娱乐 正文
目录

《河边的错误》褒贬不一:众口难调考验的不止观众还有制片方

adminer2023年12月21日 17:42:30141

《河边的错误》褒贬不一:众口难调考验的不止观众还有制片方

□解甜睿 (山西传媒学院)

近日,电影《河边的错误》正在热映。它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,讲述了九十年代发生在一个神秘小镇河边的三起杀人案,刑警队长马哲负责侦查此案,种种证据表明凶手就是受害者收养的疯子,但疯子杀人无罪,随着被杀害的人越来越多,以及生活上的困境,马哲逐渐丧失理智,最终开枪杀死了疯子,而自己也患上精神病,变成了一个“疯子”。

在影片的官方简介中,这部电影被标为荒诞现实主义艺术电影,看似是马哲在找寻凶案的真相,但故事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。整部电影的色调昏暗,画质略糊,更突出光怪陆离之感。

然而有很多观众都表示看不懂,“电影结束后,所有人都愣在原地”,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。更有吐槽电影画质太糊,没有字幕,看着头晕,编剧导演故弄玄虚等等。以至于豆瓣开分只有7.7。

事实上,作为一部定位文艺片的电影,不被观众认可也是常态。现如今国产电影市场流行“爆米花片”,和肥皂剧一样看完一笑而过,为了利益的商业电影。加之社会生活压力大,人们更倾向于观看刺激且轻松,不用动脑的电影。这也难免会有人在不了解这部电影的情况下就走进影院,看名字以为是个单纯破案的悬疑片,结果一头雾水,并直言“第一遍看不懂的就是烂片!”

世上电影千千万,有看不懂的并不奇怪。许多人并不了解余华,只是在社交媒体上对其有一个笼统的印象,也没读过《河边的错误》原著,不清楚整个电影的定位,导致观影效果大打折扣。当然,对这些有全面了解的只是少数,或许能有更新奇的见解。我们要避免的是不加以思考,只注重自己的第一感受,忽视了电影的背景和努力,盲目激进给低分。如果大部分观众能先对所观影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,起码清楚是什么类型的电影,是否是自己青睐的题材再决定是否走进电影院,就不会看完出来满腹牢骚,影响心情,也能有效避免好电影被打低分,最终埋没在低分榜里。

而在商业爆米花片盛行的今天,拍一部像样的不同类型的电影,对制片方也是极大的考验。既要考虑好是否能被观众所接受,还要在一众片子中突出自己的风格。电影《河边的错误》在拍摄途中余华多次深入片场,担任监制,采用胶片拍摄和顺场拍摄,种种足以说明主创团队专业度高,配合默契,对这部电影十分重视。然而其不足之处就是对原著的修改部分,例如原著中,马哲这一角色枪杀了疯子,最后靠装疯卖傻逃过了本该承担的惩罚。而电影中则将马哲射死疯子这一情景处理成梦境,马哲最后还获得了表彰。这一剧情倒是令马哲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光辉伟大,但却大大的弱化了原著的讽刺性,令许多原著党不满。改编电影要处理好与原著的关系,对原著有充分的了解,尽量避免与原著有过大的出入,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争端。

《河边的错误》引发观众热烈讨论,是国产影业一个好的开端,敢于走出舒适区,突破单一的电影市场,向“流量为王”的时代发起挑战,我们应给予更多的鼓励。同时观众和制片方应形成良性互动,观众不激进:秉持辩证的态度,热情接受新事物;制片方不敷衍:坚守初心,认真对待电影的每一处细节。相信未来的国产影业将会迸发出更多优质作品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北社网原创或收集发布,转载自互联网,未经许可禁止转载,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立刻删除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eishe.com/yl/21550.html

您暂未设置收款码

请在主题配置——文章设置里上传

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

文章目录